古代剩女的噩夢:漢朝竟收 "單身稅",不交錢就被官媒隨便嫁!
"光棍危機" 成為社會熱點。但鮮為人知的是,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,古人就開始為光棍問題頭疼。從越王勾踐 "十年生聚" 的強制早婚令,到漢朝對剩女徵收 "單身稅",從唐朝設立官媒拉郎配,到明朝移民邊疆解決婚配,古代朝廷為解決光棍問題可謂想盡辦法。這些充滿腦洞的政策,不僅折射出古代社會的生存智慧,更揭示了人口對於農耕文明的決定性意義。
一、強制早婚:用法律槓桿催生人口
春秋戰國時期,各諸侯國為爭霸天下,紛紛出台強制早婚政策。越王勾踐為復仇吳國,頒布 "十年生聚" 令,規定 "女子十七不嫁,其父母有罪;丈夫二十不娶,其父母有罪"(《國語・越語》)。秦國商鞅變法時,更是將早婚寫入律法:"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,倍其賦"(《史記・商君列傳》),通過稅收槓桿迫使年輕人儘早成家。
這些政策的效果立竿見影。據《吳越春秋》記載,勾踐的早婚令實施十年後,越國人口激增,"男丁二十萬,女兵十萬",為滅吳奠定了人口基礎。秦國則通過早婚政策,迅速實現 "民富國強",為後來的統一六國鋪平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