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的一生中,我們與無數人擦肩而過,與一些人有緣相遇。隨著歲月的流轉,我們也逐漸學會了接受人生中離別的常態。
但總有那樣一個人,讓我們無法接受彼此的分離,不甘心從此走上各自不同的道路。
《再見金華站》中有一句台詞是這樣說的:「某天,你會無端地想起一個人,是他讓你對明天有所期許,卻沒有出現在你的明天。」
即便是再美妙的音樂,也有其落幕的時刻;即便是再親密的關係,也難免走到盡頭。
有些人,從他們走進我們的生命開始,就註定了要離開。
即便我們再怎麼喜愛,再怎麼不舍,似乎也無法將某個人永遠固定在自己的生活中。
曾看到這麼一句話:「歲月總是無情,就如同將蒲公英的種子吹散,將我們送往四面八方。生活大致如此,總是交織著一次次熱鬧的相遇和離別的場景。」
人生的旅途中,我們每個人都是他人生命中的過客,不如在適當的時刻平和地道聲再見,各自在各自的領域中繼續閃耀。
正如《克斯維爾的明天》中所描述的:
「其實真正的送別沒有長亭古道,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,就是在一個和平時的一樣的清晨,有的人留在昨天了。」
1、坦誠溝通
不論是何種關係,學會坦誠表達內心真實想法,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課程。
設想一下,若兩人總是互相猜疑、揣摩,誤解的發生幾乎不可避免。
正如《三體》中的猜疑鏈效應,由於雙方無法確知對方的真實意圖,導致採取攻擊或防禦行為。
最舒適的相處之道,便是直言不諱,將心中所想擺在明面上,彼此表述需求。即便關係走到盡頭,爭吵或冷戰都不是明智的交流方式。
若坦誠交流後,結果仍然是分離,至少能無憾地道別。
深夜往往會輾轉難眠,反思若換一種表達方式,或許結果會有所不同。
這种放不下的感覺,往往源於未曾全力以赴。
若已盡力而為,卻仍無法改變結局,即便關係終結,人們也會原諒並放過自己。
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,無論是與朋友、戀人還是家人的交流,都應放下自尊和面子,捨棄勝負和爭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