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樂死其實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也是有著一定的歷史的,在瑞士是可以進行安樂死的,不過這樣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,在之後的發展裡面也在不斷的完善,有著不同的死亡方式的選擇。
從相關的數據當中就可以看到,僅僅是2020年的時候,在瑞士安樂死的人數就已經達到了1300人,當時比較盛行的事一種精神的抑制劑,只要將這些抑制劑注入到人的體內,短短30秒的時間人就可以進入到一種睡眠的過程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過程會持續四分鐘,最後人會因為心臟停止跳動失去生命,現在科技的不斷變革也出現了新的方式那就是「安樂死膠囊艙」,不過在很多國家安樂死是不被允許的,因此不少的人想要安樂死大部分會選擇瑞士。
不過對於這樣的跨國安樂死,是需要很複雜的流程,要先向當地的一些可以安樂死的機構提供相關的材料,進行審核,就算是通過審核,也有專業的心理評估需要進行,繁瑣的過程只是其中的一步,對於安樂死的人來講高昂的費用才是重點。
也不是可以隨便安樂死的,在2002年的時候安樂死的費用已經達到了6萬人民幣,在死亡之後還會有著一系列的服務,這個過程也是需要花費大量金錢的,想要完成一條龍的待遇所花費的價格大約在8萬人民幣。
從城市的性質上來看,瑞士作為一個高消費的國家,在這不管是住宿還是吃飯價格都是非常高昂的,2018年的時候也有著安樂死的數據,當時台灣的體育主播因為病痛的折磨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