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清中期的「盛世」
試想一下,順治一直忙於維持政權穩定,關於經濟層面的作為並不多,如果你重生在清朝初期,會生活得很好嗎?
當然不會,能吃飽飯就不錯了。
到了康熙時期也是如此,都認為康熙是千古大帝王,當然,要是從帝王的角度和整個全局來看,康熙確實是個好皇帝,但是如果從「盛世」的標準來說,康熙還稍微不太夠格。
我們看看康熙登基後乾了什麼事,先是解決了鰲拜,然後平三藩、收台灣,驅逐沙俄,三征噶爾丹。
做完這一切之後,又對蒙古各部收拾了一番,之後才開始修身養民,此時已經是康熙48年了。
在康熙執政的大部分時間內,老百姓都是在戰火中度過,打仗是很花錢的,這些錢哪裡來?當然是從賦稅中來,也就是從老百姓的兜里來。
在清朝初期,有沒有富人?當然有,誰?達官貴人。
老百姓大部分衣不蔽體,別說吃飽,不餓死街頭就算是體面了。
朝廷大量、長期的徵兵,高額的軍費又導致賦稅一年比一年高,普通的家庭,不僅要承受兒子死亡的痛苦,還要承受生活的壓力,這難道能稱之為盛世嗎?
如果說一個皇帝的輝煌是用老百姓的血淚早就的,這樣的輝煌又給誰看呢?
當然了,康熙時期做出的功績也不容忽視,他確實為我國歷史做出了極大貢獻。只不過這些貢獻里也裹挾這普通百姓的血和淚,並沒有影視劇中那般「完美」。
還是那句話,作為一個皇帝,他是完全合格的;但若做一個「百姓的父母」,那他確實有所欠缺。
從康熙執政的最後十三年,到乾隆一朝,可以稱作是清朝中期。
這一時期,因為國家穩定,康熙開始著手改善吏治,但從上至下的貪污已經積重難返,康熙處於生命末期,他也無力回天,將這一爛攤子丟給了雍正。
三、何謂盛世
雍正被稱為清朝最勤勉的皇帝不是吹的,他上台之後,快刀斬亂麻般的改革,火耗歸公、攤丁入畝、改土歸流、廢除賤籍,這四大政策一出,立馬讓國家的面貌變得不一樣了。
康熙的爛攤子太大,雍正在經濟層面主要是解決了朝廷的虧空問題,還有就是大大提振了農業,但雍正對農業太過看重,使得商業在他執政期受到了抑制,這使得經濟增幅並不大。
還有就是雍正僅僅執政十年,他得罪了大量的官僚和資產階級,這些人犯上作亂,搞得社會動盪,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百姓的生活,如果再給雍正十年時光,興許他就可以締造真正的盛世。
乾隆上台後,國家外患(周邊騷亂小國)基本已經被爺爺平定了;內憂(缺錢)也基本也被老爹解決了。
看著自己祖輩父輩的功勞簿,他索性直接躺平了,他對臣子們的放縱比起康熙來說更甚,閉關鎖國的政策更是備受詬病,讓中國直接錯過了工業革命,腐敗貪污的加劇,讓老百姓苦不堪言。
清朝晚期就不用說了,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,不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,讓此時的清朝統治者已經淪為了實際上的賣國賊,帝國主義列強開始瓜分中國,老百姓的死活誰去管呢?
因此,盛世是要對於人民群眾而言的,只有每個人吃得飽飯,敢生孩子,還能露出笑臉,這樣的時代才稱得上是盛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