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34年,康熙的長子死在圈禁中,雍正是怎樣對待他的15個兒子的?

2024-11-19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2/3
索額圖被拘禁

到了康熙四十七年(1708年),康熙帝帶著他的8個兒子隨駕塞外,這些兒子有:太子胤礽、長子胤禔、十三子胤祥、十四胤禵、十五胤禑、十六胤祿、十七胤禮、十八子胤祄。

在塞外途中,才7歲的十八子胤祄突然得病,病的很嚴重,康熙十分焦慮擔憂,他是非常喜歡這個小兒子的。

可身為兄長的胤礽,面對弟弟的病痛和父親的憂慮卻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冷漠。這種冷漠,不僅僅是情感上的疏離,更是對家族血脈相連之情的背叛,它像一把鋒利的刀,深深刺痛了康熙帝的心。

康熙帝望著胤礽那張冷酷無情的臉,忍不住對他失望與憤怒。在康熙看來,胤礽的行為已經不僅僅是個人情感的缺失,更是對皇權傳承、對家族責任的嚴重褻瀆。

太子對親情的冷漠讓康熙不禁讓他想起上次他得病太子探病的往事,那時,他的心中就悄悄埋下了對太子失望的種子,這次讓他對太子真正有了芥蒂,有了要廢黜太子的決心。

胤禔看到康熙帝對太子有了態度,就急功近利藉機向康熙帝打小報告,說了太子的許多壞話,使康熙對太子的疑慮加重,覺得太子要奪權。

偏偏這時候康熙疼愛的小兒子胤祄病死了,他從發病到病亡僅一個多月。失子之痛令康熙帝悲聲大哭。就在胤祄去世的當天,康熙帝令胤礽速來,喝令他跪下,康熙邊哭邊曆數其罪狀:

「欲分朕威柄,以恣其行事也。」、「絕無忠愛君父之念,毫無手足之情」

「不聽教誨,目無法度,朕包容二十多年,他不但不改悔,反而愈演愈烈,實難承祖宗的宏業。」……

康熙帝淚流滿面悲憤至極,支撐不住氣倒在地。

大阿哥胤禔一看火候來了,趁康熙緩過氣,趕緊聯合其他皇子向康熙帝打報告,說太子暴戾不仁,恣行捶撻諸王、貝勒、大臣,以至兵丁「鮮不遭其荼毒」,還有截留蒙古貢品,放縱奶媽的丈夫、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等。這些報告未免有誇大之詞,可怒火中燒的康熙帝對此卻深信不疑。

胤禔還向康熙帝透漏,在塞外途中,他發現太子夜晚偷偷在父皇的帳篷處徘徊,還從縫隙向裡面偷看,鬼鬼祟祟可能要「弒逆」。康熙帝再也忍受不了,欲廢了太子,說皇太子:康熙下令將太子拘禁起來,並讓胤禔看管監視。

「九月乙亥,次布爾哈蘇台,召太子,集諸王大臣諭曰:「允礽不法祖德,不遵朕訓,肆惡虐眾,暴戾淫亂,朕包容二十年矣。乃其惡愈張,僇辱廷臣,專擅威權。朕不卜今日被鴆、明日遇害,晝夜戒慎不寧。似此不孝不仁,太祖、太宗、世祖所締造,朕所治平之天下,斷不可付此人!」《清史稿•卷二百二十•列傳七》

胤禔大喜過望,他認為康熙讓他看管監視太子,是其父皇對他的重用和信任。他仗著自己居長,又得皇父的寵愛和看重,還有母親在後宮的實際位置,這些都令他忘乎所以,他認為康熙帝立嫡不成,勢必立長,還自認為對太子位十拿九穩,於是就操之過急地積極謀取太子位。

知子莫如父,康熙帝很快洞察到胤禔的野心,立即明確宣諭:

「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護朕躬,並無欲立胤禔為皇太子之意。胤禔秉性躁急、愚頑,豈可立為皇太子?」

可胤禔並不死心。

竟向康熙進言,要康熙殺死允礽。

剛死去一個兒子的康熙帝還沉浸在喪子之痛中,胤禔想讓康熙再失去一個兒子,康熙聽了更加心痛。

胤禔的話音未落就遭到康熙帝的四字斥責:「亂臣賊子!」,四字宣判了胤禔再無機會當太子,甚至小命不保。

康熙帝對胤禔進行了一番嚴厲的訓斥,讓其好好進行檢討和自省。

「康熙四十七年 戊子。九月甲戌朔。戊戌(二十五日)……今欲誅允礽,不必出自皇父之手。言至此,朕為之驚異。朕思允禔為人,凶頑愚昧、不知義理……似此不諳君臣大義,不念父子至情之人,洵為亂臣賊子。天理國法、皆所不容者也。」《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•卷二百三十四》

可胤禔仍沒有收手,他覺得自己沒希望了,就轉頭站隊老八胤禩,老八是胤禔的生母惠妃養大的孩子,和胤禔關係不錯,以後少不了他的好處,於是胤禔轉而助老八爭奪起太子位。

他為胤禩製造輿論,說:「相面人張明德曾相胤禩,後必大貴。」康熙帝聽聞,立即派人追查張明德,一查,令他差點犯了心臟病。胤禔和老八勾結張明德不僅做出相面之事,還企圖謀殺皇太子!

「於是胤禔向康熙進言:「胤礽所行卑劣,失人心。術士張明德嘗相於胤禩必大貴。如誅胤礽,不必父皇出手。」——《清史稿·列傳七·諸王六》

胤禟、胤禎供:「八阿哥曾語我等:『有看相人張姓者雲,皇太子行事兇惡已極,彼有好漢,可謀行刺……」

這時候,皇三子胤祉向康熙提供了新情報:皇長子與一個會巫術的人——蒙古喇嘛巴漢格隆來往密切。經查,發現胤禔和這個人在府邸中念咒語詛咒允礽,陰謀暗害親兄弟,並有物證。「蒙古喇嘛巴漢格隆為允禔厭勝廢太子,允祉偵得之,發其事」。

康熙很生氣。

對胤禔革王爵,下令幽禁在他的府中。

「康熙四十七年 戊子。十一月癸酉朔,諭領侍衛內大臣等曰:『允禔,著革去王爵,即幽禁於其府內。』 」 《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•卷二百三十五》

胤禔一失足成千古恨,幸虧他的母親惠妃聰慧,一番操作才保住他的小命。她得知兒子犯了大罪之後,大腦飛速運轉,她在思索該如何能保住兒子性命,該如何能讓自己避免落個 「教導無方」的罪名。

惠妃主動去找康熙,滿臉愧疚加失望地說:「胤禔這孩子從小就對她不孝順,請求康熙將其處死。」惠妃跟康熙生活了47個年頭,早已了解到他是個注重親情的人,他對待祖母和嫡母的孝順無人能及,他以孝道治天下,希望家庭和睦,不希望讓天下知道自己有如此不孝的兒子。

康熙聽到惠妃這樣說,看到惠妃滿面倦容和愧疚難過的眼神,覺得是自己沒能好好教導胤禔,於是康熙就心軟了,不忍殺親生兒子。他讓胤禔到他母親住處去閉門思過,就這樣,惠妃巧妙地救下兒子的性命。

胤禔死罪以免活罪難饒,四十八年四月,康熙帝又下了一道諭旨:

「胤禔鎮魘皇太子及諸皇子,不念父母兄弟,事無顧忌,萬一禍發,朕在塞外,三日後始聞,何由制止?」

聞此諭旨,王大臣們如臨大敵,急聚一堂,共商對策。

終議定,遣八旗精銳,護軍參領與校尉各八人,護軍精銳八十,如銅牆鐵壁,環伺胤禔府邸,晝夜不息,以防不測。

康熙帝憂思難解,對此仍不放心,又添重兵,派了比較沉穩的貝勒延壽、智勇雙全的貝子蘇努、處事果決的公鄂飛、威嚴的都統辛泰、護軍統領圖爾海和幹練的陳泰,並八旗章京精銳十七人,輪番上陣對王府嚴密監視,如鷹隼盯梢,無一疏漏。

康熙還對這些官員下了一道嚴諭:「如果誰玩忽職守,將遭到滅九族之災。」

縱使胤禔有再大的本事,也無法飛出高牆之外。

胤禔自知再也折騰不起了,只好坦然面對這樣的結果。再說康熙帝對他的圈禁也只是將他圈在王府中,整個偌大的王府可以自由活動,只是不能外出,花天酒地的日子照常過,這可比雍正關押老八和老九所提供的條件好上千萬倍。

胤禔將餘生用在納妃生子上,在其被圈禁在府的26年里,胤禔廣納妾,多生孩。一連納了十幾個妾,生下兒女二十人,其中有11個是兒子。

1722年,康熙帝病逝。

皇四子胤禛登基為帝,是為雍正帝。
奚芝厚 • 13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8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福寶寶 • 46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3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3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