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羹堯被S之後:年家在大興有4.5萬畝地,民國時在北京當包租公

2024-11-02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5/5
咸豐年間,華北地區遭遇嚴重旱災,大興縣也未能倖免。年家在這一時期展現出了不同尋常的社會擔當。"南年"和"北年"共同出資在青雲店設立粥廠,每日為災民提供免費食物。他們還將庫存糧食以低價出售給災民,並減免了佃戶的部分租金。這些義舉不僅贏得了地方政府的讚譽,更加強了年家在當地的影響力。

同治年間,年家開始在教育方面投入。年德和的孫子年福堂在青雲店創辦了私塾,免費招收佃戶子弟就讀。這所私塾不僅教授傳統的四書五經,還開設了算學課程,為學生提供實用技能教育。到了光緒年間,這所私塾已發展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教育機構之一。

年家在地方上的影響力並非僅限於經濟領域。他們積極參與地方事務,在修橋補路、興修水利等公益事業上投入大量資金。特別是在光緒二十年的漕運改革中,年家出資協助政府疏浴永定河支流,有效改善了當地的灌溉條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年家始終保持著與官府的良好關係。他們定期向地方官員進獻禮物,但從不過分張揚。在處理地方糾紛時,年家往往扮演調解人的角色,既維護了自身利益,又避免了與官府發生直接衝突。

到了清末,年家在大興的土地雖然因為自然災害和社會動盪有所減少,但通過多年經營建立起來的社會網絡和商業體系仍然完整。這為他們在民國時期向新的經濟領域轉型奠定了基礎。

四、民國時期年家的轉型與西直門的房產

民國成立後,年家迅速調整經營策略,將重心轉向城市房地產業。這一轉變由年福堂的長子年錫純主導完成。年錫純注意到北京城市化進程加快,房地產價值不斷上升的趨勢,決定擴大家族在西直門一帶的房產投資。

1912年到1920年間,年錫純陸續將大興土地的部分收益用於購置西直門內的房產。他特別關注西直門裡南小街的商業地段,在這裡購入了多處臨街鋪面和後院住宅。這些房產大多是從經營不善的旗人手中收購而來,購入價格較為合理。

年錫純對這些房產進行了系統的改造和管理。他將臨街的鋪面改建成當時最流行的騎樓式建築,既保留了傳統風貌,又增加了使用面積。後院住宅則改建成四合院,分隔成若干個獨立單元出租。為了方便管理,年錫純還專門成立了房產管理處,聘請專業人員負責收租和維護。

1925年,年錫純在西直門地區的房產已發展到86處,年租金收入超過10萬大洋。這些房產的租戶構成十分多樣,既有經營布匹、茶葉的商戶,也有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中下層職員。年家對待租戶較為寬厚,租金定價合理,遇到特殊情況還會給予適當優惠。這種經營方式使年家在租界產業中樹立了良好的聲譽。

1928年,年錫純開始嘗試新的投資模式。他與幾位商界友人合資成立了"裕昌置業公司",專門從事房地產開發。這家公司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在西直門外打造一處現代化住宅區。這個項目採用了當時最新的建築理念,融合中西建築特色,配備了現代化的生活設施。

1930年代初,年家的房產事業遭遇了第一次嚴峻考驗。由於經濟蕭條,很多租戶無力支付租金。年錫純採取了靈活的應對策略,允許租戶分期付款,並適當下調租金。這種做法雖然在短期內影響了收益,但維繫住了租戶關係,保住了長期利益。

1935年,年錫純將房產經營權交給了其子年光宗。年光宗繼承了父親的經營理念,但更注重細節管理。他建立了完整的房產檔案,記錄每處房產的維修歷史和租金變化。他還定期走訪租戶,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意見。這種精細化管理使年家的房產收益保持穩定增長。

1937年後,隨著戰爭爆發,北京房地產市場出現波動。年光宗及時調整策略,將部分房產改造成倉庫出租給工商企業,用於儲存貨物。這種調整不僅保證了租金收入,還幫助許多商戶解決了困難,進一步鞏固了年家在商界的人脈關係。

到了1940年代,年家在西直門一帶的房產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商業圈,不僅包括商鋪、住宅,還有倉庫、工場等多種業態。這種多元化的產業結構,為年家在動盪時期提供了穩定的經濟基礎。

五、新中國成立後年家財產的變遷

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,年家的產業面臨重大轉折。年光宗積極響應政府政策,主動向政府申報了家族在西直門的全部房產。這些房產包括商鋪53處、住宅79處、倉庫12處,總建築面積達到15萬平方尺。

1950年,政府開始實施房屋改革。年家的房產按照政策被劃分為兩類:自住房產和出租房產。年光宗申請保留了位於西直門裡南小街的一處四合院作為家族居所,其餘房產則全部上交給政府統一管理。政府對年家的這種態度給予了肯定,將年光宗聘為西城區房管所的顧問,協助處理房產管理工作。

在大興的土地改革中,年家的產業也經歷了重大變化。"南年"在青雲店的莊園被改造成農業生產合作社,年家的佃戶轉變為社員。年家主動將糧倉、油坊等生產設施捐獻給合作社使用。"北年"在魏善莊的土地同樣進行了改革,當地農民在這些土地上組建了生產隊。

1952年,年光宗將家族保存的帳簿、地契等歷史文獻整理成冊,捐贈給北京市檔案館。這些文獻記錄了年家自清代以來的產業發展歷程,成為研究北京城市發展的重要史料。其中包括乾隆年間年希堯置辦土地的記錄、民國時期房產交易的契約等珍貴文獻。

1956年,年家在西直門的最後一處自住房產也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。年光宗將這處四合院的大部分房間讓出來,只保留了東廂房作為居所。其他房間被改造成居民住房,安置了幾戶職工家庭。年光宗與這些新鄰居建立了良好的關係,經常幫助他們解決房屋維修等問題。

1958年,青雲店的農業生產合作社改制為人民公社。年家的私塾校舍被改造成小學,繼續為當地兒童提供教育。年家捐獻的那些農具和生產工具,也在人民公社的集體生產中發揮了作用。原來的年家莊園成為公社的辦公場所和糧食儲存中心。

1960年代,年光宗參與了西直門地區的市政建設規劃工作。他根據多年的房產管理經驗,為街道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很多建議。特別是在保護歷史建築方面,他建議保留了一些具有典型特徵的清代建築,這些建筑後來成為研究北京城市發展的重要實物資料。

1970年代,年家的後人大多已經轉入各行各業工作。有的在工廠當工人,有的在學校任教,有的進入政府部門工作。他們雖然不再擁有顯赫的家業,但憑藉勤懇的工作態度和專業能力,在各自的崗位上獲得了認可。魏善莊的"北年"後人還有幾位成為了農業技術員,為當地農業發展作出了貢獻。

1978年後,一些年家的老房產開始進行修繕和保護。西直門裡南小街的騎樓建築群被列入歷史文化保護建築,成為北京老城區的一道特色景觀。這些建築見證了北京從清末到民國的城市變遷,也記錄了年家在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足跡。
奚芝厚 • 13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8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福寶寶 • 46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3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3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