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革命思潮的蔓延,剪辮運動開始在國內悄然興起。1910年,廣東新會縣發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事件。一位名叫陳少白的革命者回到家鄉,公開宣傳剪辮。他在縣城中心的茶樓里慷慨陳詞,聲稱辮子是"奴隸的標誌",號召鄉親們勇敢地剪掉辮子。雖然當時很多人還不敢公開響應,但陳少白的行為無疑在當地播下了革命的種子。
辛亥革命爆發後,剪辮運動迅速蔓延。1911年10月,武昌起義成功後的第三天,湖北軍政府就頒布了"剪辮令"。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漢人政權頒布的正式剪辮命令。命令規定,所有男子必須在一個月內剪掉辮子,違者將被視為"亂黨"。這個命令一出,立即在武漢三鎮引發了剪辮熱潮。據當時的報紙報道,武昌街頭到處可見理髮攤,有的甚至通宵營業,以滿足人們剪辮的需求。
然而,並非所有人都歡迎這個變化。在湖南,當地的保皇派官員試圖阻止剪辮運動的蔓延。他們散布謠言,稱剪辮會導致頭部受涼,引發各種疾病。一位名叫彭玉麟的老將軍甚至聲稱,辮子是中國男兒的"龍筋",剪掉後會失去力量。這些言論雖然荒謬,但在當時還是影響了一部分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