匈奴、契丹、柔然、突厥、韃靼、女真,究竟啥意思?現在全搞懂了
在古時候,北方游牧民族的名字讓人眼花繚亂,有時他們叫匈奴,有時又叫鮮卑,後來又叫柔然、羌、契丹、女真、突厥等,有些甚至都不知道怎麼讀,然而它們卻不停地在歷史上出現。
那麼,這些游牧民族是從何而來,又是誰給它們命的名,活躍在什麼時期?接下來,老遙就來簡單介紹下這些游牧民族。
一、匈奴
從史料記載來看,早期出現的游牧民族是匈奴和東胡。自商代時起,這兩個部族就出現了。
「匈奴」這個名字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《戰國策》,而在甲骨文中,「匈」的字樣形似弓箭,這恰好和善於騎射的游牧民族相對應,加上匈人總是南下侵擾,所以中原就將其比作野蠻的下等人,名匈奴。
司馬遷在《史記》中則認為,匈奴是夏朝後裔中的苗系,他們也是炎黃子孫。
還有一說,堯舜時期的山戎、葷粥、獫狁,商朝時的鬼方、獯鬻,春秋時期的狄、戎,戰國的胡,都是後世所稱的匈奴,這些稱謂,大多指代尖嘴獠牙的動物,這可能和匈奴人的長相有關。
二、東胡
「東胡」一詞同樣見於東周,當時匈奴自稱為胡,東胡人又居住在匈奴以東,所以史書就將其稱為東胡。從商代初年到西漢,東胡存在了大約1300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