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耀庭
擦好皮鞋後,溥儀又走到鋼琴前坐下,他彈了一首歡快的曲子。他怎麼也沒想到,這首曲子竟是他被趕 「出宮」的前奏曲。
彈了一會,溥儀忽然想起了還沒喝早茶,便吩咐孫耀庭傳「茶盒子」。
由於當時溥儀的「茶盒子」還沒有送過來,他就用婉容的,可見他和婉容之間的關係是很親密的。當時溥儀喝的是茉莉花茶,清新而不失韻味。
喝了幾口,放下,又繼續彈起了鋼琴。溥儀看到婉容收拾完畢,就停下彈琴,走向婉容,溥儀和婉容拿起蘋果來吃,邊吃邊聊。
突然,奏事太監傳:內務府大臣紹英、耆齡、寶熙,以及溥儀的老丈人榮源,緊急進宮求見。
溥儀頓時有些驚慌,他感到要有大事發生,沒有十萬火急之事,這些人怎會來儲秀宮找他?
「內務府大臣到……」奏事太監一聲傳喚後,紹英等人匆匆而入,孫耀庭便按規矩退了出去。
孫耀庭感覺氣氛很緊張,就忍不住問奏事的那個太監。
那個太監私下瞧了瞧,確定無人後,就伏在孫耀庭的耳邊壓低聲音說:
「不得了啦!馮玉祥派鹿鍾麟和張璧帶著手槍隊進宮來啦!」
孫耀庭一聽,嚇得臉色大變,他早就聽聞這兩個人,他們是出了名的戰將。鹿鍾麟是京畿衛戍司令,有著20多年的作戰經驗,張璧是警察總監,戰場上的風雲人物,二人都是京城人所共知的軍界實權人物。
那個奏事處的太監,把孫耀庭推到牆角,接著說,他們這些人帶的手槍隊和大刀隊都進了宮!大門小門都封閉了,誰都不讓隨便進出嘍!
孫耀庭一聽,立刻明白這是要出大事了。
其實溥儀早有耳聞,只是沒把聽聞的放在心上。
不久前,他就聽太監傳聞說,馮玉祥的軍隊可能要進宮抓他,可他不相信。過了幾天,他又聽說原先被溥儀驅逐出宮的那些太監們,有些人聯名去了馮玉祥的京畿警備司令部,告溥儀盜賣宮內珍寶。對這些,溥儀完全當做了是太監們的胡說。他沒想到,這些傳言竟成了真。
還不到一盞茶的功夫,紹英等人就慌慌張張地走了。溥儀就帶著孫耀庭返回了婉容的屋裡。
他見到婉容,第一句話就說:
「你不知道,馮玉祥要逼我出宮!」
「他們讓咱立刻離宮,要不,就在景山上架上大炮,就要對準宮裡頭開炮啦!真是反了!」
溥儀帶著氣憤,言語驚慌失措。
「萬歲爺,您先甭著急,他們想要什麼就痛痛快快地給出去,別為了咱們這點東西喪了命,保住人怎麼都行…………」
比溥儀大一歲的婉容強忍著驚慌,安慰溥儀說。
溥儀愈說愈有氣,突然想起淑妃文繡,就扭過頭對孫耀庭說,壽兒,你速去長春宮告訴淑妃,讓她趕緊收拾東西,到儲秀宮來!難得溥儀關鍵時候還能想起這位一直被他冷落的妃子。文秀進宮差25天不到2年,溥儀從來沒有寵幸過她。文秀在宮中過著枯燥簡單的生活,她每天梳洗完畢,就去跟溥儀、皇后、太妃們請安,然後就是畫畫、寫字、和宮女們聊天,在百無聊賴中消耗著青春。
孫耀庭接到命令後,趕緊跑到長春宮去叫文繡,此時的文繡已經聽到了風聲。儘管她才15歲,聽到太監傳來的消息,顯得比婉容還沉穩,她馬上吩咐隨身太監麻利地收拾東西。
稟告過淑妃,孫耀庭又趕緊跑到儲秀宮,婉容看到催促他趕緊去養心殿,溥儀正著急找他。
孫耀庭又馬不停蹄地連跑去了養心殿。一路上,整個宮內簡直像炸了鍋,太監和隨侍,宮女們很匆忙,偷偷地收拾著東西。
溥儀看到孫耀庭,心急如焚地讓他趕緊把榮源找來。
孫耀庭馬上又離開了養心殿去找皇后的老爹榮源。
可是無論怎麼也找不到,有太監告訴他,榮源與那些內務府大臣被宮外的大炮嚇昏了,不知躲到哪兒去了。溥儀聽到後,擺了擺手,無言,一臉頹喪。
「政變消息剛傳到宮裡來,我立刻覺出了情形不對。紫禁城的內城守衛隊被國民軍繳械,調出了北京城,國民軍接替了他們的營地,神武門換上了國民軍的崗哨。」——溥儀《我的前半生》
溥儀趕緊來到御花園用望遠鏡朝景山望去,他手中的望遠鏡仿佛成了他與外界的唯一聯繫。他看到山上山下由很多端著槍的士兵,一會兒他又看到內務府派去了人,為了討好這些士兵,內務府派的這些人給他們帶去了茶水及吃的東西,他看到國民軍的人收下了這些東西,心裡稍稍安穩了些,但是依然克制不了內心的恐懼和掙扎,整個紫荊城人心惶惶。
「我在御花園裡用望遠鏡觀察景山,看見了那邊上上下下都是和守衛隊服裝不同的士兵們。內務府派去了人,送去茶水吃食,國民軍收下了,沒有什麼異樣態度,但是紫禁城裡的人誰也放不下心。」溥儀《我的前半生》
接著,溥儀又聽說監獄裡的政治犯都放出來了,還聽說什麼「過激黨 」都出來活動了,還聽說他們要殺掉每一個貴族,這讓溥儀有些絕望,他非常害怕就把他的蘇格蘭老師莊士敦找來,請他到東交民巷去打聽消息,並要他設法給他安排避難的地方。
關於求見溥儀的那些內務府大臣給溥儀說的啥?溥儀後來在回憶錄中說:
那天上午,大約是九點多鐘,我正在儲秀宮和婉容吃著水果聊天,內務府幾個大臣們突然踉踉蹌蹌地跑了進來。為首的紹英手裡拿著一件公文,氣喘吁吁地說:
「皇上,皇上,……馮玉祥派了軍隊來了!還有李鴻藻的後人李石曾,說民國要廢止優待條件,拿來這個叫,叫簽字,……」
我一下子跳了起來,剛咬了一口的蘋果滾到地上去了。我奪過他手裡的公文,看見上面寫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