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羽自刎也不肯過烏江?並不是因為蠢,只是他發現一個天大的秘密

2024-07-12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2/3
戰初,與劉邦約定一起出兵的盟友未至,漢軍反被項羽引兵反擊,漢軍大敗後劉邦處於被動不利局勢。

但隨後在劉邦加封土地等優厚條件的巧妙謀划下,漢軍聯合各部勢力四面合圍共殲項羽軍隊,楚軍腹背受敵連連後撤。

與此同時,劉邦還授意四面包圍楚軍的各部,在寂寥的夜晚唱起楚歌,本就處於不利戰勢的楚軍,在這悲傷幽婉的鄉音小調中,更是思緒萬千,不僅思念故土親人,也懷疑家鄉楚地是否已被敵軍占領。

這正是歷史上著名的四面楚歌,是條兵不見刃的攻心計策,目的是動搖楚軍軍心,使之處於不戰而敗之境地。

戰至最後,項羽身邊僅剩28將,對面咄咄相逼的漢軍人數則有千餘,無論如何神勇,在這樣懸殊巨大的軍隊陣容面前,顯然硬碰硬絕無益處。

但項羽卻並未置身實際戰情具體分析對策,而是認為自己從起兵至今歷時八年的七十餘戰中皆勢無可擋,是不可言敗的神勇霸主,由此可見眼下的困囿一時並非是自己不善打仗,而是天意。

項羽昭告餘部,既然天要亡我,敗逃已無意義,不如痛快決戰得勝三回,為諸將殺出一條血路,再次證明「天要亡我,而非我不會打仗」。

突擊過程中,項羽雖連斬數將、殺百兵,再度向餘下部將們展示了一番神勇英姿,但在敵我實力差距極大的形勢前,這卻相當於杯水車薪。

當時項羽其實是有很大的生還可能性的,行至烏江時,烏江亭長也勸說項羽先行渡河撤回江東,保全自身來日還可東山再起。

但此時的項羽又一次認命,他認定自己亡敗是天命所歸,不僅以敗逃歸去無言面見江東父老為由拒過烏江,而且仍以一己之力負隅頑抗。

項羽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有過多方考量,究其原因,除了其自負且認命的性格所致之外,也因為其發現天道之下的戰事秘密。

項羽考慮到如此情形下楚軍必敗的結局,若自己真的逃回江東,不僅毀了一世英名,還可能禍引鄉土。

他不願做窩囊逃兵,也不忍連累家鄉百姓受戰火波及,再加上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和崇尚的英雄主義思想,也不容其產生退縮的想法。

同項羽所預料的那般無二,從放棄渡江撤回江東而選擇決一死戰的那一刻起,他最終勢必消亡的結局已定,誓死抵抗與放棄抵抗不過是亡敗進度快慢的問題。

儘管西楚霸王確實神勇,戰至精疲力竭仍能下馬作步戰,斬殺幾百漢兵不在話下,但畢竟一人難敵數拳,項羽在漢軍緊密的圍攻之下受傷慘重。

此時的項羽身邊部將死傷殆盡,常伴左右的美人虞姬在國家大義面前也決絕自刎而亡,楚霸王徹底孑然一身,這也加深了其生無可戀的悲壯之感。

無力再戰之際,項羽瞥見追來的敵軍之中有熟悉的故人,於是便豁達直言要將自己被懸賞千金、食邑萬戶的頭顱送作恩惠,緊接著仰天長嘯後揮刀自刎,一代英豪轟轟烈烈的戰鬥生涯就此落幕。
奚芝厚 • 5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2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K次觀看
福寶寶 • 40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1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2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1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6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2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