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為了嘉賞海貴人,乾隆將海貴人的位份提到了一宮之主的嬪位之上,還賜了「愉」字,作為她的封號,因為只要海貴人和五阿哥在乾隆的身邊,他的心情就會十分愉快。
而永琪也十分爭氣,從小就聰明好學,除了掌握旗人弟子必須掌握的騎射術以外,他還精通漢語和蒙古文,就連天文地理的演算,都很精通。
對於這樣一個出類拔萃的兒子,乾隆也是讚不絕口,對悉心教養了永琪的愉嬪,更是疼愛有加,在乾隆十年的時候,冊封她為愉妃。
時間來到乾隆28年,圓明園突發大火,將乾隆困在了九州清晏里,正在危難之時,永琪卻不顧生命危險,衝進熊熊大火中,將乾隆背了出來。
永琪的這番舉動,讓乾隆十分感動,將他封為了和碩榮親王,從此之後,乾隆更是將永琪當,做接班人來培養。
所有人都能看出來,不久之後的永琪將會成為大清的太子爺,而愉妃母憑子貴,成為了後宮炙手可熱的人物。
可惜天不遂人願,永琪在25歲的這一年,卻突然惡疾,還沒來得及醫治,便去世了。
永琪的離去,對乾隆和愉妃而言,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,尤其是愉妃,整個人仿佛一下子蒼老了許多,讓乾隆為她十分擔憂。
兩個失去了兒子的人,在情感上的聯繫,也更加緊密起來,乾隆時常也會去愉妃的宮裡陪伴她,兩個人不需要說話,就可以互相安慰。
時間匆匆,一晃數十年過去,後宮早已物是人非,看著身邊新鮮的面孔,乾隆卻越發想念那些從府邸就開始陪伴他的人,因此對愉妃也是格外地鄭重。
所以即便愉妃已經79歲的高齡,乾隆還是會時不時地翻她的牌子,在漫長的夜晚裡,回憶兩人的青蔥歲月。